东莞市铭磁电子有限公司
20+铁氧体磁芯材料专业生产厂家
0769 - 8961 5621
资讯分类
最新发布
电感的气隙及变压器的气隙用途

Category : 知识分享     Date : 06/05/2023
什么是气隙?
磁芯的气隙,是指一部分磁路是由空气构成,故称为空气间隙,简称气隙。举例EI型磁芯,E和I的结合总存在缝隙,磁路就有气隙。圆形磁环中间开个缺口,缺口处就是气隙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
气隙有什么用?
1、气隙可以减小磁导率
2、增大饱和电流
3、增大储存能量的能力
4、也可以减小剩磁
5、设计需要选择合适的气隙大小
以下从微观的角度来解释下这些作用产生的原因。


用一个圆形磁环绕上线圈,通上电流后的磁芯达到饱和,说明里面所有的磁畴都已经有序排列了。


所谓磁畴,是指磁性材料内部的一个个小区域,每个区域内部包含大量原子,这些原子的磁矩都象一个个小磁铁那样整齐排列,但相邻的不同区域之间原子磁矩排列的方向不同,如图所示。各个磁畴之间的交界面称为磁畴壁。宏观物体一般总是具有很多磁畴,这样,磁畴的磁矩方向各不相同,结果相互抵消,矢量和为零,整个物体的磁矩为零,它也就不能吸引其它磁性材料。也就是说磁性材料在正常情况下并不对外显示磁性。只有当磁性材料被磁化以后,它才能对外显示出磁性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这时在磁环上开个气隙,去除掉一部分磁芯,那么这一部分磁畴也就被去掉了。原来在气隙处的磁畴是有序排列的,相当于一个小磁铁,对气隙旁边的磁畴的有序排列有正向的作用力,现在被去掉了,作用力也变小也就是磁性变小,磁畴就不能有序排列,进一步导致气隙旁相邻的磁畴受到的作用力也变小,一个传一个,整个磁芯的磁畴没有有序排列的更多。因此,开气隙的磁环是没有磁饱和的。


要使磁畴再次全部有序排列,必须通上更大的电流,直到再次饱和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因此,可以看出增加气隙,饱和电流增大了。从整体上看,磁畴总的有序排列变少,那么产生的磁通也变小了,即磁导率变小了,也可得知,弱化了磁畴间的正向相互作用力,因此在没有电流的时候,剩磁变小了。
假定没有气隙时,完全磁饱和对应的磁场强度为Bm,那么加了气隙以后,增大电流,使磁环的所有磁畴再次达到饱和,这时磁场强度应该是多少呢?我们假想一下,磁环里面的所有磁畴在饱和电流时全部排列,也就是最难偏转的那个磁畴在此时正好偏转,无论我们加不加气隙,要是那个最难的磁畴发生偏转,所以它所在的地方的磁场强度就是Bm。所以加了气隙之后,饱和时的磁场强度还是Bm,相对于之前没有变化。



磁场能量密度为单位体积所包含的磁场能,其公式为B的平方除以2μ,磁芯的储能不变。而气隙处的磁导率μ变成了空气,空气的磁导率一般只有磁环材料的几十分之一到几千分之一,因此,在气隙处的储能密度提升了成百上千倍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因此,气隙增大了存储能量的能力。
那么气隙是越大越好吗?显然也不是的,因为气隙最大的时候就是没有磁环,也就是空芯电感,理论上空芯电感永不饱和,储能没有上限,只要电流够大。而实际中电流总是有上限的,太大导线也承载不了。
事实上,我们说气隙增大了储能上限,说的是在各自都饱和情况下的储能。而在都不饱和的情况下,通上相同的电流,不加气隙的储能更高,因为能量密度公式等于二分之一的μ乘以H的平方,相同电流时,H相同,而不加气隙时磁导率更高。气隙太大,因磁导率太低,电感感量难提升,所以需要选择合适的气隙大小。

合适的气隙大小
那么,什么是合适的气隙大小呢?
在电路设计中,输入输出电流的最大值,还有电感值通常是确定的。所以我们在保证通以最大电流时,电感磁芯不发生饱和,因此气隙不能太小,否则很容易饱和。还需考虑成本、体积等因素,并尽量减小气隙,这样才能以更小的体积实现更大的感量,两者综合的结果,就是一个合适的气隙大小。这只是从会不会磁饱和这一方面来考虑,实际中则更为复杂,需要考虑材料类型,温度,损耗,漏感等等各个方面。